元宵节后大连玉米期货的涨幅更是猛烈
近期,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玉米价格在春节后呈现显著上涨趋势,特别是在元宵节后,华北地区的价格每吨上涨了一两百元,最高达到2250元。这一价格上涨的背后,有几个关键因素在起作用。余粮存量的减少直接影响了市场供应,推高了价格。中储粮的政策支持也为玉米价格的稳定和上涨提供了基础。国际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特别是USDA1月报告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玉米价格的上升。

在期货市场方面,玉米期货的手续费由交易所手续费和期货公司手续费两部分组成。交易所手续费通常较为固定,而期货公司手续费则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一个手续费较低的开户平台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例如,一些具有国企券商背景的大型公司,其期货手续费在交易所标准上仅加一分钱,这对于频繁交易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优势。
大豆市场同样显示出稳健的上涨趋势,华北及东北地区的价格每吨上涨了100至200元。这一上涨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海外大豆价格的上涨、国内豆粕价格的联动效应以及市场需求的复苏。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大豆价格的上涨,也影响了农户和投资者的预期。
花生等其他作物的价格也受到市场关注。资本投资者在面对美国大选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时,采取了提前布局的策略,以规避潜在的风险。大型企业在制定采购策略时,会综合考虑豆粕现货的紧张趋势和棕榈油产地的库存情况等因素。与2020/21和2021/22年的大幅采购相比,当前市场处于农产品熊市反弹周期,市场对价格上涨的高度持谨慎态度。
尽管当前市场存在一些利多因素,但价格上涨的稳固性仍需进一步观察。投资者在参与市场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谨慎决策。同时,选择一个手续费低、服务优质的开户平台,也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效率的重要途径。
本文目录导航:
- 为什么近日玉米期货价格连续上涨?
- 期货涨跌由什么决定?
- 玉米国标二等是什么概念如题
为什么近日玉米期货价格连续上涨?
我前两天咨询了一下中国玉米网的信息员,他们说现在现货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人们买入期货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是保值,另外就是投机赚取差价,人们对未来的现货市场是看涨的,因此纷纷买入期货,致使期货价格走高,但是现在基本已达到高点,建议现在以观望为主,希望采纳
期货涨跌由什么决定?
影响期货涨跌的原因很多,每个品种分析的都不一样,以下按玉米举例子,希望你能收益:(一)供需关系1、玉米的价格主要通过供求平衡关系决定。 一般而言,当玉米供给大于需求时,玉米价格将会下跌,而当玉米供不应求时,玉米价格则会上涨。 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产量和供给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玉米的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重要的因素。 美国、中国、欧盟、巴西、日本、墨西哥等是世界上玉米消费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玉米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 2、玉米的进出口。 对国内而言,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玉米的出口对我国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但今年以来我国玉米出口有逐步减少的趋势,我国玉米的进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玉米的进出口也有较大的影响。 对国际市场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美国、中国、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的玉米出口情况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主要进口国家地区的玉米进口情况。 3、玉米库存的变化。 玉米结转库存包括政府(含期货交易所)和民间的结转库存。 一般来说,如果玉米库存增大,供给宽松,价格将下降;而如果玉米库存减少,供应紧张,价格将上升。 4、牲畜和家禽的饲养量。 玉米的消费主要来自饲料、口粮和工业加工,其中饲料占到70%以上。 由于牲畜和家禽饲养是玉米最大的用途,因此如果牲畜和家禽饲养量上升,则玉米价格看涨;反之则看跌。 5、高企的油价和低廉的玉米价格为燃料乙醇的玉米深加工带来机遇。 1吨燃料乙醇大约需要3.2吨~3.3吨玉米。 国家规定乙醇汽油价格与同标号汽油价格一样,扣除770元/吨的加工成本,在原料玉米价格不超过1308元/吨的情况下,乙醇汽油就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二)政策、环境、成本因素1、玉米产业政策的影响。 玉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政策对玉米的价格也有一定影响。 如今年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免征农业税试点、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品种、对土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等重大政策,将大大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因而未来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将保持稳定。 2、玉米投入与产出价格的相对关系。 玉米的投入与产出比,会影响到农民的玉米种植季节性,进而会影响到玉米的种植面积与产量。 玉米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种子、化肥、机耕、农药、灌溉、脱粒、送粮、人工、农业税、(乡村)统筹提留款等构成,上述价格的变化也会对玉米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3、天气的变化。 作为三大农产品之一的玉米,影响其供给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气候条件。 如果种植季节降雨过多或生长季节降雨不足,都可能明显地降低玉米产量,由此可能引起玉米价格的上涨;反之如果风调雨顺,则玉米将丰产丰收,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下跌。 重点需关注美国和我国每年4-9月玉米播种和生长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 4、禽流感等突发性事件的影响。 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影响到家禽对玉米的消费,而消费减少,自然会对玉米价格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另外,政治因素,包括禁运和战争,也可能影响到玉米的生产、出口或进口。 5、运输成本。 由于原油价格坚挺,使得船运费大幅提高,而中国的地理位置优势在竞争中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 导致美国玉米出口成本显著提高,出口竞争能力显著减弱。 目前美湾至日本和韩国的巴拿马级别货轮运费达到60美元/吨,中国至韩国的运输费用仅为15-18美元/吨。 由此中国玉米在亚洲的需求量将大于美国玉米,从而影响大连玉米的价格。 (三)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玉米价格与其他谷物价格之间的关系,包括玉米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和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价关系。 玉米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它可以通过小麦/玉米价格比率来表示出来。 玉米和小麦都可以作为饲料,消费替代关系明显。 小麦价格倾向于保持在玉米价格的115%左右,但该比率的变动幅度较大。 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和玉米的主产区,农民一般通过比较两者的种植比价关系,来选择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一般来说,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比价在3:1左右,近几年来尤其是去年,由于大豆玉米比价上扬,农民种植大豆效益明显高于玉米,所以今年黑龙江省许多农民纷纷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转而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 (四)市场因素1、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玉米价格对大连玉米价格将有一定影响。 从CBOT 32年玉米月线连续图表纵向价格空间角度看,总体在 370-210美分间宽幅振荡,振幅100-350美分,波段趋势清晰。 370之上属高价区,210之下属低价区。 370美分之上压制较重,210美分支撑较强。 2、市场投机因素的影响。 在玉米市场尤其是在玉米期货市场上,由于多空双方对未来价格认识的分歧,玉米价格的变动通过心理的预期得以体现出来,市场的投机因素对玉米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经济周期的影响。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组成,玉米的价格也会随之而波动。 4、价格连动。 玉米和各谷物之间的连动是较主要的连动方式。
玉米国标二等是什么概念如题
进入11月份,东北玉米市场不断有深加工企业上调价格消息传来。 诸如11月5日,吉林长春大成及金成公司再度上调了新玉米收购价格,幅度为50元/吨。 其中二等玉米收购价为1400元/吨,三等玉米1390元/吨,水分标准14%,1%霉变,2%杂质。 实际湿玉米33.5%水分,1.5杂质,价格在0.557元/斤;上周末期间,吉林省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公主岭黄龙新玉米收购价格大幅上调,国标二等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在1370元/吨,较上周初涨70元/吨;吉林省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四平天成收购价格上调,总部国标二等玉米挂牌收购价格为1430元,1比1.1.5扣量,较上周涨30元;自深加工企业开秤收购至今已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玉米收购价格一直是高开平走,收购冷清。 近日深加工企业缘何不断上调玉米收购价格,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加工生产的不断消耗,目前部分深加工企业陈粮库存逐渐减少。 据悉吉林长春大成公司陈粮库存只能维持到本月底或下月初。 如果本月内市场不能形成玉米集中上市局面,新陈玉米无法正常交接,大成公司将有断粮之忧;二是天气因素影响脱粒进程,宏观环境催生农民惜售心理。 今年玉米生长期推迟,收获和脱粒相应推迟20日左右;另外农户惜售心理严重,强烈的看涨心理使其对玉米价格期望值较高,目前出售数量较少;三是今年东北玉米质量较好,尤其水分方面,多数地区新产玉米水分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玉米储存风险大大降低;四是目前贸易商及粮库积极消化陈玉米库存,并开始为收购新粮做好准备,为尽早获得更多粮源,深加工企业提价在所难免。 总体来说,经过近一个月的拉锯战之后,部分企业库存危机显现,率先提价,打破了前期收购市场的平静局面,后期新一轮价格上涨序幕被拉开。 油价上涨影响铁路运费上调,国内玉米价格受到利好提振近期,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继续大涨,对国内玉米价格形成利好提振。 一方面,虽然我国严格限制了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和酒精等工业品,但是美国仍将继续扩大玉米燃料乙醇的消费量,导致国际玉米供需偏紧。 近期CBOT玉米期货价格再度走强,11月2日CBOT12月合约一度突破了380美分/蒲式耳。 国际玉米期货价格走强,间接支撑了国内玉米期货价格。 另一方面,近期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 成品油价格调整后,相关的铁跌货运、公路运输等服务价格或收费需适当调整。 受近期国家提高成品油价格拉动,东北铁路运费较前期每吨上调0.002元/公里,初步测算,吉林至大连每吨运费上涨了60-70元/车,至山东地区约上调了200元/车。 受此影响,南北港口及销区玉米到站成本将有所提高。 此外,油价上涨,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增加农民玉米的生产成本,玉米价格受到支撑。 南方饲企偏向采购黄淮玉米,东北产玉米被一定程度替代据了解,南方销区饲料企业基于东北玉米运输问题和现阶段黄淮玉米已经批量上市,目前偏向于采购黄淮产玉米,东北产玉米被一定程度替代。 其中江苏、湖南、湖北、四川和重庆等地饲料企业玉米需求完全可以从黄淮流域和西南部分地区获得,其采购东北玉米并不急迫。 同时,河南新玉米到达江苏价格就比东北产玉米每吨低几十块钱,这对东北产玉米是一个压力。 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南方需求主体短期内还以稳定采购为主,抢购玉米的市场行为将不会出现,玉米现货价格不会出现快速大幅波动,但在东北新粮批量上市前,随着需求的刚性上涨,预计价格会有一个缓慢上涨的过程。 玉米期货市场演绎大涨行情,现价短期逆市上扬有望延续前段时间,无论对市场供给方还是需求方来说,大家对市场后市走势都显得较为迷茫,各主体均处于观望中,这从期货市场主力合约一直运行在1630-1670元/吨可以看出来。 但自吉林部分深加工企业提价收购后,大连玉米主力合约C0805于10月29日强势涨停向上突破,已经打破了这种市场预期均衡。 截止11月6日,大连玉米期货价格继续走高,然而在高位多头获利出场,期价自高点滑落。 目前期价距前期高点仅一步之遥,后期走势将更为关键。 一旦突破前期高点,市场上行空间将被打开,反季节的上涨行情可能愈演愈烈。 而外盘方面,CBOT玉米市场继续维持高位震荡走势,收割进展顺利,市场消息面淡静。 原油市场风起云涌,迭创新高,惠及具有能源属性的农产品市场,然而自身消息的匮乏,令玉米市场继续陷于震荡区间。 短期来看,玉米市场可能持续低位震荡走势,等待利好消息引领市场向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