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生猪仍需进一步观察判断行情的走向
一、春节后生猪现货价格下行,二次育肥提供支撑
春节后,生猪现货价格呈现下行趋势。2月11日,全国生猪均价低至14.52元/公斤,创下当月最低点。随着猪价下跌,二次育肥逐渐进入市场,为生猪现货价格提供支撑,导致猪价在低位出现反弹。月底,养殖户完成出栏任务,出栏积极性提高,猪价继续小幅回调。截至2月28日,全国生猪均价微调至14.7元/公斤,较月内高点下跌了0.4元/公斤,但相较于上月仍下跌了1.2元/公斤。
二、仔猪市场价格受饲料成本影响
2月27日,仔猪均价为488元/头,较上月下降了21元/头,同时较月内高点也下跌了58元/头。上半月,养殖户补栏情绪高涨,仔猪价格曾上涨至阶段性高位。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户对仔猪补栏的意愿有所降低,市场交投量减少。
三、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远期供给压力或减轻
1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62万头,连续两个月呈现下降趋势,环比降幅达到0.39%。四季度末,生猪存栏量为42743万头,较前一年同期增加了0.11%。未来这一趋势持续,下半年供给压力将得到实质性改善。市场对未来产能是否出现趋势性下降保持关注。
四、淘汰母猪增加,而后备母猪销售量增加幅度更大

2025年1月份,样本企业能繁母猪淘汰数量为193333头,环比增加了1.42%;而后备母猪销售量为15590头,环比增加了50%。从数据上看,淘汰母猪的增加幅度小于销售量的增加幅度。
五、生猪出栏体重增加,二次育肥对现货价格有提振作用
2月27日,生猪出栏体重为124公斤/头,相较于前一周减少了0.05公斤/头,但相较于上月同期则增加了1.77公斤/头。随着猪价下跌和二次育肥入市,市场交易均重有所增加。大猪存栏偏低,肥标价差较大,养殖户压栏情绪增强,导致生猪出栏体重持续增加。短期内,二次育肥对生猪现货价格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供应后移的问题仍需持续关注。
六、养殖利润持续下降,饲料成本上涨是重要因素
2月28日,自繁自养养殖利润为每头189元,较上月下降了134元/头;外购仔猪养利润为每头114元/头,较上月下降了90元/头。整个月内,生猪现货价格的走势呈现跌-涨-跌的态势。总体来看,猪价的弱势格局并未改变。饲料成本的持续增加也导致养殖利润继续下降。
七、屠宰量同比增长,但需求淡季,库存增加
2025年1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屠宰量为3816万头,同比增长了2.44%。这表明生猪供应较为充足,屠宰企业收购难度不大,屠宰开工率继续上涨。当前正值需求淡季,终端需求仍维持弱势格局。冻品库存率连续两周环比增加。
八、期货市场震荡下行,远期供应压力待观察
生猪主力2505合约在2月份表现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春节后随着猪价下跌,生猪期价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行情。二次育肥的增加,远期供应压力增大预期存在。未来行情的走向仍需进一步观察判断。
(附:官方认证企业微信免费咨询品牌优势:互联网开户口碑多年霸榜服务优势:专属顾问新人一对一教学费率优势:超低无门槛交易所+1分钱)